在一團又一團小圈圈中,我看見遠處的Francia。
《孿生》以極度震撼的開場鏡頭,證明了想像力的無疆無界,探索自我身體與心靈的關係,極為細膩及獨特。由鏡文學與華文創聯手打造的「驚悚劇場」,則是系列短片中特殊的製作模式。
《陽關太平》與《島嶼雲煙》則將焦點放在家庭關係,而在手法與故事細節各有千秋。※本文獲台北電影節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2019台北電影節專刊。《釣客》精煉的黑白攝影捕捉台灣在地的氣息,層層堆疊出海島日常間帶點鄉野傳說氣氛的中年慾望。通過舌尖而成為肉身的不僅是食材本身,苦甜酸鹹則是濃縮身份認同以及家族血緣的人類學,更反映了近年來台灣這個島國身處的位置琳瑯滿目的商品,每次走進去都會在裡面迷失半小時,從牛奶布丁、乳酸菌餅乾、薯條杯,到近年最風行的泡麵、紅茶、毛豆脆餅等等,搭配上好像施了魔法一般的日本包裝設計,只要踏進店裡,走出來的時候必得大包小包。
10 Seconds Class - 10秒鐘教室除了藥妝店之外,許多人去日本最愛逛的地方,應該就是超商了琳瑯滿目的商品,每次走進去都會在裡面迷失半小時,從牛奶布丁、乳酸菌餅乾、薯條杯,到近年最風行的泡麵、紅茶、毛豆脆餅等等,搭配上好像施了魔法一般的日本包裝設計,只要踏進店裡,走出來的時候必得大包小包。你不能先把別人的話「已讀」,有空才回。
溝通習慣和溝通能力是兩回事年輕人逐漸不情願用電話溝通,有些人因此擔憂年輕人的溝通能力和職業發展。如果沒有email可以查,我會忘記八成以上的工作資訊。千禧世代不喜歡這樣,太沒效率。有些人覺得電話講比較清楚,其實是因為他們沒能力光靠自己把東西表達清楚, 跟這種人講電話很痛苦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阿里神話」的本質,其實是投資和併購換句話說,如果說阿里巴巴能存在至今,主要還是因為阿里這家「投資公司」,有著蔡崇信這位王牌基金經理人,多年以來操出一盤優異的投資績效,業內、業外只要獲利能力比阿里強的公司都是可能的投資標的。另外,隨著美國抵制華為的5G設備後,近日有消息傳出阿里巴巴的大股東日本軟體銀行悄悄賣出7300萬股阿里股票,套現111億美元,準備投入美國電訊公司,以及阿里巴巴欲趁勢通過香港上市、分拆股權與分離核心資產等方式,逐步稀釋掉軟體銀行的股權。
許多中國媒體聲稱這是一個舊時代的結束,彷彿不久之後,阿里巴巴就能擺脫來自台灣的職業經理和日本的投資方,蛻變成一個真真正正主導自身命運的中國企業。但根據阿里最新一次披露的資料中顯示,儘管蔡崇信持股比例由2018年的2.3%降至2.2%,他仍是阿里排在軟銀、Altaba、馬雲之後的第四大股東。這當中最關鍵的一役則是2004年到2005年間,蔡崇信替阿里巴巴籌得8200萬美元,合併了雅虎中國,進而促使「淘寶網」正式誕生。同一時間,淘寶和天貓這些主業只要專心催促市場打折、砍價,把實體經濟搞的天下大亂,當例如蘇寧電器、三江超市、銀泰百貨、大潤發這些業者出現危機感或撐不下去時,阿里再透過其所擁有的巨量現金流進行股權投資或收購為其反哺利潤,所謂的「阿里神話」似乎也就沒這麼浪漫了。
在此之前,馬雲進行過37次的融資從沒成功過。20年來,阿里集團試圖擺脫電商低利潤窘境所做的努力不少,截至2019年第一季度,其所創建的平台數已達到30個,但其中有17個,超過一半的平台都是依靠投資或併購而來的,這當中所涉及到直接或間接投資的公司數量超過350家,從快遞、實體零售、家居賣場、證券、通訊、海外電商……等多個領域都能見到阿里的投資身影。繼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於2018年9月宣佈將在一年後交棒,2019年6月18日,阿里巴巴現任CEO張勇在一封公司內部信中正式宣佈,將由現任CFO武衛兼任集團戰略投資部負責人,也意味著多年主導阿里巴巴戰略投資的董事局執行副主席、被視為「阿里的二把手」、「阿里財神爺」的蔡崇信,也將正式退出阿里巴巴集團的所有實質業務。而這些投資項目所創造的「新零售環境」與「互聯網生態系」的綜效尚不明顯,但透過這些投資所獲得的收益卻是極其可觀。
而彭博社也曾解讀「阿里巴巴試圖通過對外投資的方式,來擺脫核心電商業務可能導致的增長放緩的局面。怪不得2017年12月,阿里巴巴現任CEO張勇曾公開承認,2009年做雙十一是因為「沒有辦法,只想活下去」
繼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於2018年9月宣佈將在一年後交棒,2019年6月18日,阿里巴巴現任CEO張勇在一封公司內部信中正式宣佈,將由現任CFO武衛兼任集團戰略投資部負責人,也意味著多年主導阿里巴巴戰略投資的董事局執行副主席、被視為「阿里的二把手」、「阿里財神爺」的蔡崇信,也將正式退出阿里巴巴集團的所有實質業務。20年來,阿里集團試圖擺脫電商低利潤窘境所做的努力不少,截至2019年第一季度,其所創建的平台數已達到30個,但其中有17個,超過一半的平台都是依靠投資或併購而來的,這當中所涉及到直接或間接投資的公司數量超過350家,從快遞、實體零售、家居賣場、證券、通訊、海外電商……等多個領域都能見到阿里的投資身影。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阿里神話」的本質,其實是投資和併購換句話說,如果說阿里巴巴能存在至今,主要還是因為阿里這家「投資公司」,有著蔡崇信這位王牌基金經理人,多年以來操出一盤優異的投資績效,業內、業外只要獲利能力比阿里強的公司都是可能的投資標的。而彭博社也曾解讀「阿里巴巴試圖通過對外投資的方式,來擺脫核心電商業務可能導致的增長放緩的局面。而這些投資項目所創造的「新零售環境」與「互聯網生態系」的綜效尚不明顯,但透過這些投資所獲得的收益卻是極其可觀。但根據阿里最新一次披露的資料中顯示,儘管蔡崇信持股比例由2018年的2.3%降至2.2%,他仍是阿里排在軟銀、Altaba、馬雲之後的第四大股東。另外,隨著美國抵制華為的5G設備後,近日有消息傳出阿里巴巴的大股東日本軟體銀行悄悄賣出7300萬股阿里股票,套現111億美元,準備投入美國電訊公司,以及阿里巴巴欲趁勢通過香港上市、分拆股權與分離核心資產等方式,逐步稀釋掉軟體銀行的股權。這當中最關鍵的一役則是2004年到2005年間,蔡崇信替阿里巴巴籌得8200萬美元,合併了雅虎中國,進而促使「淘寶網」正式誕生。
同一時間,淘寶和天貓這些主業只要專心催促市場打折、砍價,把實體經濟搞的天下大亂,當例如蘇寧電器、三江超市、銀泰百貨、大潤發這些業者出現危機感或撐不下去時,阿里再透過其所擁有的巨量現金流進行股權投資或收購為其反哺利潤,所謂的「阿里神話」似乎也就沒這麼浪漫了。許多中國媒體聲稱這是一個舊時代的結束,彷彿不久之後,阿里巴巴就能擺脫來自台灣的職業經理和日本的投資方,蛻變成一個真真正正主導自身命運的中國企業。
怪不得2017年12月,阿里巴巴現任CEO張勇曾公開承認,2009年做雙十一是因為「沒有辦法,只想活下去」。在此之前,馬雲進行過37次的融資從沒成功過
但十年後的現在,雖然安全還是倚賴美國,但保留對中的彈性立場,不是因為希冀中國可以提供經濟利多,而更是出自於對中國的畏懼,擔心選邊後會被中國以各種名目展開報復而受創。提到美國視中國為競爭對手,但也說競爭不必然會導致衝突(competition does not necessarily lead to conflict)。
當把中國問題挑明,話匣子打開後,夏納漢之後更明指出華為爭議核心就是信任問題:華為與中國政府太接近,中國的軍民融合政策,以及中國要求民間公司所取得的任何資料都必須與中國政府共享等,使得華為本身就是個巨大風險。演說結束時,現場不少學者認為相對於去(2018)年防長馬提斯(James Mattis)逐條點名中國的作為,這次演講的力道顯然有降低,甚至還有重量級智庫人物私下說感覺「underwhelmed」。這搞得整個會場從頭到尾在「大象現在是在愛愛還是在打架」的問題糾纏。而這個價值也為區域國家共享,美國的存在感也為印太區域歡迎,不是美國單方面硬加上去的作為。
至此現場聽眾就開始感受到美中交鋒的火花。東協國家說不要選邊,表示已認知到需要選邊的事實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第一天歡迎晚宴演講,將印太區域的挑戰描述為美中強權對抗,並頻頻以崛起強權與守成強權的競爭關係,定位現所見的美中衝突。
因此如只讀美國防長的演說稿,在現場不會認為這是美國在針對中國。因此坊間報導提到美國代理防長此次演講的對中針對性明顯,但現場感受並非如此。
第三是美國與印太盟友及伙伴合作的深化。但東協國家越強調此點,就越表示東協國家感受到選邊的壓力,也認識到有關選邊的決定必須要盡快完成。
美國也列舉諸多其認為破壞印太自由的舉措,並表示美國不會對此坐視不理。第二是美國不會對中國的行為坐視不理,不會像過去般「躡手躡腳」的閃避問題。這個演說強調其對維護開放與自由印太區域的承諾。如果認為維繫亞太安全對話本身就是目的,但結果卻因無法開展有效對話使得這個平台作用大失,今年的香格里拉會議大概就是個例證。
簡單來說,會議主辦單位為了不讓中國感到不開心而下了不少功夫,但結果中國還是一樣很不開心。可想而知中國軟實力在印太區域的現狀了。
《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羅金(Josh Rogin)直接以了無新意質問代理防長夏納漢,請其說明這次的演說與過去防長的香格里拉演說有何不同。雖然最近亞太地區的多邊安全對話紛紛出現,包括韓國主辦首爾國防論壇、中國主辦香山論壇、印度的瑞辛那對話、印尼的海事安全對話、越南的海洋安全對話,以及東協防長會議等,但就規模來說,香格里拉會議還是規模最大。
但今(2019)年香格里拉會議結束給人的感覺卻相當特殊。真正的火花是在演講後被即席問答激發。